媒体聚焦
【科技日报】作为地球人,这一小时里有必要关注这些
◎ 科技日报记者 张景阳 盛利 赵汉斌 张晔 今晚8:30—9:30是第十四个“地球一小时”。按照活动主题倡议,今年的这一个小时里,关掉耗能设备闭目静躺,思绪飞跃纵览林田湖海、山川水泽,聆听大自然的虫鸣鸟叫,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当生物多样性逐渐消退,人类健康繁荣的未来也将受到威胁,共同?;ど锒嘌?,为地球发声势在必行。作为地球人,我们要生存繁衍,要从事生产,要保障生活,我们可以做很多,但是千万别去破坏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繁衍发展的第一块屏障?;ど锒嘌缘募壑翟谀睦铮?/p> 概括来讲,基因、物种、生态系统对人类的生存具有直接、间接和潜在价值,这些价值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物质基础。 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体现在日常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例如对生物资源产品的生产性利用,包括木材、鱼、动物皮、药物、纤维、橡胶、建筑材料、果品、染料等,对国民经济有重大作用。从生物多样性的野生和驯化组分中,人类得到了所需的全部食品、大部分药物和工业产品。 虽然生物多样性的间接价值和潜在价值,不能直接转化为具有经济经济效益的价值,但当你依据科学进行计算时就会发现,其价值可能远高于直接价值。 这种价值能否长久体现,取决于人类如何处理自身与自然的关系,以及生态系统内各物种相互促进、相互限制、相互依存的关系。 “在自然界,生态系统内各物种能够相互促进、相互限制、相互依存,存在各种平衡关系,对这种平衡关系的微小破坏,都有可能导致生态系统退化,甚至摧毁原有的整个生态系统?!敝锌圃撼啥忌降卦趾τ牖肪逞芯克庋藓暄芯吭比衔?,?;ど锒嘌缘闹匾院图壑狄蔡逑衷谖ど低车母髦制胶夥矫?,具有重要意义。 在四川海螺沟冰川退缩迹地风化作用、成土作用早期土壤养分循环及其对生态系统形成和演替的影响研究中,吴艳宏团队发现,不具备固氮能力的柳与固氮先锋植物黄芪共生,黄芪提供给柳以氮源,而柳通过其根系分泌物促进风化作用、成土作用。这种相互扶持的关系,加快了成土过程,也使得冰川堆积物上植被快速发育、生态系统快速形成。 吴艳宏说:“如果没有物种间的这种相互促进、相互依存关系,是不可能在一片裸地上,在5年作用的时间就出现具有较高覆盖度的植被的。海螺沟冰川退缩区120年左右的时间内,自然状态下从裸地发育到顶级群落峨眉冷杉林,这里面又有物种间的相互限制作用,造成了植被的演替过程?!?/p> 科学家提醒,在人类不断向自然界扩张的过程中,更要时刻关注生物多样性的存在,保护自然界的各种平衡。我们对大自然的认识还远远不够,还需要不断探索,了解自然演变规律。 ?;ど锒嘌裕纫骋辉谝馐独?/strong>早在2011年,云南省就成立了生物多样性研究院。作为在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利用上有着重要地位和极高价值的省份,云南也是全球生物多样性资源争夺的热点地区,这一地区战略价值随着全球步入生物经济发展的时代而日益凸显。多年来,该研究院在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重大任务和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近几年来,我国和世界各国纷纷成立生物多样性研究保护机构,在获得成果、辅助决策的同时,也将?;ひ馐镀占暗搅巳蚋鞯?。 新冠肺炎疫情的到来,将禁食野生动物行为的倡议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全民普及。国家还专门出台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反映出我国全面禁食野生动物以及建立全新野生动物?;ぶ贫鹊木鲂?。 “从科学和发展的角度来看,这种普及不仅仅是为了?;と嗣袢褐诮】瞪饷醇虻ィ率瞪?,这是一种?;ど锏亩嘌缘木咛宕胧??!蹦诿晒派锛际跹芯吭焊呒豆こ淌φ胖靖崭嫠呒钦摺?/p> 近几个世纪以来,全球灭绝的野生动植物种类数以千计。世界自然?;ち送臣频氖直砻鳎耗壳?,5%—20%的脊椎动物和树木物种面临灭绝的威胁,物种灭绝的速度正以百倍速度增长。经粗略测算,400年间,生物生活的环境面积缩小了90%,物种也减少了一半。 专家提示,山水林田湖草是一个完整生命共同体,小一个城市公园,大到?;ぁ⑿薷辞蛏肪?,都要运用生命共同体思维,用因地制宜、师法自然的手法去实践,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p> 张志刚强调:“‘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生态文明建设绝不是空话,而是人类永续生存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的行动指南,我们必须从根本意识上来接受和理解这一重要性?!?/p>
?;ど锒嘌裕υ谧试瓷献龊每萍嘉恼?/strong>
“生态?;げ唤鲆骋辉谝馐独?,更要落实在科技中?!?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蒙草生态董事长王召明发出了这样的倡议。 在20余年的生态修复中,蒙草生态科研团队依托“大数据”+“种质资源”的技术支持,在草原、荒漠、湿地、矿山等不同的环境中,先对修复区域的“水、土、气,植物、动物、微生物”等进行数据化体检,再以野生乡土植物的采集驯化为基础开展科研,依托育繁推一体化体系,“适地、适树、适草”进行科学的生态保护与精准的环境修复。 种质资源的?;び胙芯渴潜;ど锒嘌缘闹匾侄?。生物多样性保护、优质植物基因延续,都需要乡土植物种质资源体系。目前,我国林木及野生植物种质资源设施保存仍处于起步阶段,建设高标准、规?;奶厣缤林参镏种首试刺逑灯仍诿冀?。 在内蒙古蒙草生态大数据中心记者了解到,北方草原植被的种质资源库建设正在日趋成熟。研究团队认为,建立“特色乡土植物种质资源”国家标准库甚为必要,收集与?;な实厥噬脑扒枪嗖荨毕缤林肿?,以“种子+活体”的方式,分类别、分功能、分区位的采集原种、储藏标本、数字检测、延续基因、科研应用,解决一个地方应该长什么、有没有适合的种子等问题。 “乡土植物种质资源的规?;庇⒂τ?、推广周期较长,需要规?;耐恋?、机械支持,需要大量的科技人员及费用投入,需要品种资源的认定保护、需要生态修复的市场化应用,才能形成我们国家的种质资源体系?!?nbsp;草原生态修复国家创新联盟专家组组长、蒙草草原生态系统研究院院长邢旗认为。 江苏省农科院种质资源与生物技术研究所资源保藏与品种测试研究室主任颜伟表示:“中华民族发现、驯化、培育了大量的农业种质资源,这些有生命的、活态的、可延续的种质资源,在传承中华农耕文明、推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留住家乡的味道,守住老祖宗留下来的‘传家宝’,更要让‘传家宝’成为产业振兴之宝?!?/p>
地方品种是在特定区域经过长期的选择进化形成的,往往具有良好的品质和特定的区域适应性,是地理标志农产品的核心要素。专家呼吁,?;ど锒嘌允亲陨隙隆⑷癫斡氲纳缁嵝形?,应从国家层面建立健全种质资源的?;せ坪头⒄拐撸睦陨涤τ煤蜕肪潮;の枷虻钠笠岛涂蒲谢棺魑ㄉ柚魈?,组建研发团队、建成科研体系,从调研、收集、鉴定、保存、应用等方面做出产业创新。 |
![]()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