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聚焦
【科技日报】半岁野生大熊猫或被山洪卷走导致溺亡
日前,四川黑水河自然?;で⑾忠恢徊恍夷缤龃笮苊ㄓ揍?。据鉴定,仅半岁左右的该雌性大熊猫,溺亡时胃里除了已经消化的竹叶,还有未能消化的母奶,更令人无限唏嘘。当地自然环境如何,为何会发生此次溺亡?5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访了大熊猫?;げ棵拧⒒肪成吧降卦趾ψ?。 连日来四川持续遭受强降雨天气过程。7月3日,四川黑水河自然?;で芑と嗽闭叛Я佳卮笠叵匚髁胝蛟苹逍『幼庸登蚪醒膊槭?,在河中央石滩上发现了已经死亡的大熊猫幼崽,该尸骸随后被送往成都市野生动物救护中心。据成都市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发布的报告,该大熊猫幼崽体重14.25公斤,头部有2处皮下出血,下颌出血,肺部有大量气泡,诊断为溺水死亡;判断可能因2日的暴雨导致山洪暴发,该大熊猫幼崽不慎落水溺亡,后随洪水冲至河岸浅滩处被发现。 “这是我工作20多年首次出现野生大熊猫溺亡的情况,非常罕见?!背啥际辛忠岛驮傲止芾砭忠吧参锉;ごπ豢?,四川黑水河自然?;で卮Τ啥计皆痛ㄎ鞲咴尤赖卮?,总面积317.9平方公里,动植物资源丰富,有大熊猫、金丝猴等多种?;ざ铩!熬?015年的第四次全国大熊猫普查,该?;で幸吧笮苊?6只。此次溺亡大熊猫幼崽不在此前统计之列,从侧面说明大熊猫种群正在保护区内繁衍?!?/p> 此次导致大熊猫溺亡的“元凶”——山洪暴发,是否与保护区自然环境变化有关? “当地总体植被资源丰富,自然环境良好?!贝饲霸巴谒颖;で?,开展大熊猫栖息地自然生态调查的中科院成都生物所研究员罗鹏说,该?;で谟蟹岣坏目墒承灾裨春褪实钡暮0胃叨?、适宜的温湿度等其他自然条件,特别适合大熊猫的生长、繁育和栖息?!暗捎诖笮苊ㄆ芟⒌囟辔角?,该保护区又属于邛崃山区复地,各类支流较多,因暴雨导致的支流山洪暴发,夏季时在当地时常发生?!彼康?,丰富的植被资源并不能杜绝暴雨引起的山洪、泥石流等自然灾害,“这是突发情况,但这是一种正常的自然现象?!?/p> 野生动物对自然灾害敏感性强且行动迅速,近年不仅是大熊猫,其它国家级?;ざ锬缤龅那榭鲆步仙偌D敲创舜未笮苊ㄓ揍涛蚊挥谐晒Ρ芟?? “山洪、泥石流灾害往往都在类似小河子沟的小流域中暴发,而且山洪与洪水的主要区别之一就是突然性特别强?!背て诠刈⑸降刈匀辉趾Φ闹锌圃撼啥忌降厮芄こ淌τ斡卵芯吭彼担┯暌鸬男×饔蛏胶楸┓⑹?,往往20分钟至30分钟就能达到顶峰,水位会根据不同地形快速上涨2米至3米甚至更多。 “几乎转眼间,山洪的‘龙头’就会夹杂着上游的石块、泥沙或树木呼啸而至,时速能达到每秒7米至8米,冲击力非常强,几乎躲无可躲。而根据我们的监测记录,此类山洪暴发水流最高时速甚至能达到每秒10米。虽然当时具体情况不清楚,但这只熊猫幼崽可能在河边喝水或玩耍时,突遇山洪,在犹豫之间就被卷走?!庇斡滤怠?/p> “大熊猫真正的家在野外。”相关专家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尽管大熊猫溺亡令人痛惜,但野生种群生活在野外,不可避免面临自然界各种因素威胁。也只有在野外状态下,大熊猫才能不断进行繁衍进化,不断适应自然。 目前,成都林业和园林管理局已通报提醒在山区作业的保护区工作人员在确保人身财产安全的同时,加强巡护监测及时掌握保护区及其周边区域野生动物栖息状况变化。对于这只死亡的大熊猫,将在查清死亡原因后,进行尸体解剖供科学研究,其皮毛将做成标本供宣传教育。 在2017年完成全球首只大熊猫塑化标本制作的成都生命奥秘博物馆馆长吴军表示,如果大熊猫?;は喙毓芾聿棵拧⒀芯炕褂卸员敬尾恍沂攀赖男苊ㄓ鬃薪兴芑瓯局谱鞯男枰?,生命奥秘博物馆将全力提供技术支持。(科技日报成都7月5日电) (原载于《科技日报》2018年7月6日第三版)
|
![]() |
版权所有: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蜀ICP备05003828号川公网安备 51010702001669号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群贤南街189号 邮编:610213 | 联系我们 |